首页

国产视频美脚

时间:2025-05-26 02:13:06 作者: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展 浏览量:35720

  中新网岳阳5月24日电 (张雪盈 李盈)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在湖南岳阳开展,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洞庭湖畔,共话非遗传承新活力,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

5月24日,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湖南岳阳开展。 主办方供图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同处长江中游,山水相依、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荆楚文化的浪漫奇崛、赣鄱文化的兼收并蓄、徽州文化的崇文重商激荡交融,在长江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

  自2013年在湖北首次举办,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已成功举办七届。各省非遗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协同发展,不仅打造了技艺交流的舞台,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新模式。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出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张雪盈 摄

  本届联展以“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聚焦非遗与旅游、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集中展示了各省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多元化发展、数智化升级的新成果。

  融入新国风实景与裸眼3D技术的花鼓戏《新刘海砍樵》、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小妮的“新搭档”AI智能画瓷机器人……活动现场,湘剧、赣剧、徽剧非遗表演同台演绎,恩施玉露、千两茶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斗茶”,通过线上线下展演、展示、展销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还设置了“非遗好物”超市,将岳阳临湘青砖茶、湘西土家织锦耳环、衡阳衡东茶油腐乳、怀化溆浦蔗糖等湖南特色非遗好物“搬”进现实生活,吸引民众围观采购,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原来非遗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前往观展的游客刘心说。

  湖南省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丰富、门类齐全。据统计,全省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29162项,入选各级保护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6428个,涵盖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10大类别。

  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能以本次联展为契机,共促非遗系统性保护、可持续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生活,走向年轻人的视野,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成达万高铁沿线上千名建设者“五一”坚守岗位建设忙

人们常说,隔网对抗的小球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都是中国人擅长的项目。中国也是乒乓球、羽毛球的普及度和竞技水平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强国。那么网球同样属于隔网对抗的小球项目,完全有理由成为中国又一个具有优势的小球项目。

新一轮强冷空气上线 北方局地降温12℃

“有点像摩托车开动的声音,而非轰隆隆的声音。”在天问一号发射现场,他听到了长征五号发射的声音,“和想象的不太一样”。“火箭发射的过程中,内置的多台发动机同时启动,声音的波峰波谷互相重叠,产生类似的效果。”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梁毅辰向在航天院工作的同学、物理专业研究者请教,也和其他的科普创作者讨论,为此还用仿真软件做了声波模拟。在梁毅辰的视频里,这样出于好奇的“较真”不在少数。

台商王金都一棵水果种苗种出的“两岸情”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张杰介绍,今年8月10日,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在上海宝山吴淞口邮轮港正式启动,以“邮起上海,轮动全球”为主题,携手各大邮轮公司、邮轮港?、重点商圈,联动“一江一河”滨江资源,举办了一系列邮轮主题“手牵手”活动,推出了一批“邮轮+”消费新场景,推动上海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1视点|继往开来 开启中巴关系下一个“黄金50年”

“在建筑工地人员安全方面,曾经我们要靠人的眼睛去看、嘴巴去吼,现在我们在现场架设了智能监控设备,配备了公司研发的AI算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各类安全隐患,传输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及时进行纠正。”在桐乡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双创中心,云匠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积极尝试用数字化手段化解建筑行业的一些痛点。

四川省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曾廷富接受审查调查

其中一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何祖华院士团队、张余研究员团队,与复旦大学的高明君研究员团队、浙江大学的邓一文教授团队合作完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